| 姓名 | 性别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|---|---|---|---|
| 马国伟 | 男 | 教授 | 低碳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;建筑3D打印先进建造关键技术;能源岩土工程数值仿真及物理模拟;基础设施孪生建造与运维方法 |
| 田家宇 | 男 | 教授 | 膜法水处理理论与技术;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|
| 阎西康 | 男 | 教授 |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、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;工程结构防腐理论、工程结构加固与维修;智慧施工、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等 |
| 李相昆 | 男 | 教授 | 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与应用;市政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;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与应用 |
| 李雨润 | 男 | 教授 | 桩基础抗震;岩土工程抗震;土动力学 |
| 戎贤 | 男 | 教授 | 结构工程与抗火防爆减灾理论研究与实践;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与工程管理;先进土木工程材料 |
| 李延涛 | 男 | 教授 | 工程抗震与防灾减灾 |
| 郝逸飞 | 男 | 教授 | 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特种新材料 结构抗侵彻爆炸与电磁防护 既有结构抗力提升与赋能 |
| 卿龙邦 | 男 | 教授 | 结构工程;建筑材料;水利工程 |
| 张一鸣 | 男 | 教授 | 防灾减灾;计算力学及数值方法;数字孪生 |
| 聂雯 | 女 | 教授 | 深部岩体多场多相耦合力学特性;岩土体非连续变形分析计算方法;地下能源储库工程安全性控制 |
| 王东升 | 男 | 教授 | 桥梁抗震与减震控制;结构抗震与损伤控制;地震工程学之韧性 |
| 黄达 | 男 | 教授 | 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 |
| 周健 | 男 | 教授 | 低碳利废水泥;高性能混凝土 |
| 崔洪军 | 男 | 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委书记、教授 | 智慧交通;交通规划与管理;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|
| 肖成志 | 男 | 教授 | 路基工程力学行为控制;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技术;岩土工程防灾减灾 |
| 王雪菲 | 女 | 教授 | 海洋岩土工程;路基路面智能建造;能源岩土工程 |
| 黄轶淼 | 男 | 教授 | 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;碳排放核算与智能评估;混凝土材料精细制备 |
| 赵晓峰 | 男 | 教授 | 土木工程 |
| 舒平 | 男 | 教授 | 低碳住区与健康住宅设计理论与方法;微型居住空间健康适居性;住区低碳系统的空间影响机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