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姓名 | 性别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|---|---|---|---|
| 杨铖浩 | 男 | 讲师 | 机器人机构学 柔软体/连续体机器人 机器人可靠性 |
| 李军强 | 男 | 副教授 | 康复机器人 助行机器人 自主移动机器人 |
| 吕晓玲 | 女 | 讲师 | 特种机器人 声音信号处理 |
| 黄凤荣 | 女 | 高级工程师 | 机器人导航 信息融合 |
| 李金嵘 | 男 | 讲师 | 软体机器人 柔性传感与驱动 智能材料与结构 |
| 禹伟 | 女 | 讲师 | 电子设备热管理研究、介电弹性体人工肌肉研究 |
| 魏俊 | 男 | 机器人机构学,可重构机构与机器人,康复机器人,外骨骼机器人,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 | |
| 戚开诚 | 男 | 副教授 | 并联机构及其理论、外骨骼机器人设计理论及应用 |
| 李国显 | 男 | 讲师 | 柔性传感器、柔性储能器件 |
| 孟垂舟 | 男 | 教授 | 柔性多功能传感器、智能传感系统、新型能源器件 |
| 郭士杰 | 男 | 教授 | 人机共融与机器人学、电活性聚合物人工肌肉、护理机器人与柔性皮肤触觉传感器 |
| 许波 | 男 | 副教授 |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 产品可靠性提升、失效分析 |
| 武春龙 | 男 | 副教授 | 数字孪生、技术创新方法、功能设计、智能产品服务系统 |
| 江屏 | 男 | 副教授 | TRIZ、公理设计等创新设计方法,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,专利规避设计,基于产品平台的快速响应设计,油气田开发技术与产品的创新 |
| 张静宇 | 男 | 讲师 | 非线性振动理论 振动能量采集 超材料设计 |
| 杨晔 | 男 | 固体本构理论及数值方法 | |
| 刘启明 | 男 | 副教授 | 先进设计理论与方法及高端装备可靠性 高速冲击下抗过载机理及缓冲防护设计 外骨骼机器人关键技术 |
| 刘永清 | 女 | 讲师 | 材料/结构可靠性与失效机理、复合材料力学与摩擦学行为 |
| 田颖 | 女 | 讲师 | 水下机器人精确控制方法 机器人动力学建模方法 特种机器人智能控制 |
| 尤勇 | 男 | 讲师 | 车辆动力传动及其智能综合控制、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底盘 |